刘叔元老人一边洗菜,一边给记者讲述她人生的艰辛历程。周思 摄 红网长沙县站 周思报道 “最爱穿的鞋是妈妈纳的千层底……”一首《中国娃》唱出了母爱的深情。家住湘龙街道湘景社区的90岁老人刘叔元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,靠卖亲手缝制的布鞋,拉扯大四个年幼的孩子,同时还给无数乞讨者送去了温暖。 亲手纳布鞋送给乞讨者 记者来到刘叔元家中已是傍晚时分,老人正在洗青菜。“旧社会天天吃野菜,那日子没法过。有了共产党,生活由苦变甜。现在有鱼有肉,还天天盼着吃小菜呢。”刘叔元从未读过书,16岁时嫁到星沙镇,39岁不幸丧夫,成为了4个孩子的唯一依靠。“当时为生活所逼,我只能靠赚工分、打零工维持生活,一家5口住在破烂不堪的房屋里,往往是吃了上顿没下顿。”追忆旧社会困苦的生活,老人颇为感慨。 直到解放后,刘叔元一家才迎来希望。此时,刘叔元开始纳鞋底赚钱,4个子女也相继找到零活,一家人的生活逐渐好转起来。“做一双鞋从选料开始,然后裁剪鞋面和鞋底、粘底、上底、缝合鞋面,工序有很多。”刘叔元说,最麻烦的还是做“千层底”,那是用多层布料叠在一起纳的鞋底,一针一针地缝,每针之间的距离都要相同,这样鞋底才够结实。 “当时,除了吃饭、睡觉,妈妈都在忙着做布鞋。”大儿子刘孟其告诉记者,以前家里的窗台、桌上、床上,到处可见一双双精美的布鞋,善良的母亲还经常会把这些布鞋送给街上的乞讨者。 子孙以老人为榜样行善举 熟悉刘叔元的人都知道,她生活俭朴,从不讲究吃穿,但每月都会拿些钱出来资助需要帮助的人。街道组织的捐款活动,她一次都没落下,而且还会要求全家人捐款。“我儿孙满堂,个个都很孝顺。我希望能用自己的言行来感染他们,让他们都为需要帮助的人做些事情,为后世子孙做好榜样。”刘叔元时常感叹幸福生活来之不易。 如今,刘叔元一家人住在4层楼的房屋里,彩电、洗衣机、冰箱等家电一应俱全,家庭和睦幸福。在刘叔元的影响下,两个儿子刘孟其、刘孟琴和孙子刘科都主动申请加入了社区志愿者队伍,不管刮风下雨每天早上坚持5时起床,走上街头疏导社区交通,加强治安防范。 |
|手机APP|手机客户端|留下鞋印|站点帮助|Archiver|小黑屋|中国鞋文化网 ( 京ICP备05011923号 友情链接QQ:44866083 )
GMT+8, 2025-1-5 07:32 , Processed in 0.106905 second(s), 17 queries .
Powered by Discuz! X3.5
© 2001-2024 Discuz! Team.